科学勘探助力乡村振兴,“三重底线”的可持续发展。



民生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副院长于民,中科院院士、中国地质大学原副校长莫宣学教授,就“科学指导乡村矿业振兴”等课题展开讨论研究,并达成共识。



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“二十字”方针总目标,即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。全国很多县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包括矿产、地热以及水资源,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,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,使其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是一个关系到脱离贫困,促进乡村振兴的大问题。为此,民生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副院长于民,专程访问了中科院院士莫宣学教授,经过深入讨论,形成重要共识。
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。“乡村振兴要靠产业,产业发展要有特色,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、科学发展、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”。科学开发利用本地特有的资源,发展农村经济,改善农民生活,无疑是符合中央精神的。

但是,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,必须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坚持绿色、协调、可持续的发展,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“双赢”。决不能走那种乱挖乱采、“先污染、后治理、甚至不治理”、破坏环境、破坏资源的邪路。

当前,县乡普遍存在科技实力和新发展观念较弱的现实问题,“手捧金饭碗挨饿”,有资源却无法开发,即使开发,也存在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问题。针对这些问题,乡村振兴需要引入智力资源,探索并建立相关发展模式,在科学指导下进行乡村矿产资源开发。

要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新发展理念,坚持乡村振兴战略“二十字”方针,把握住“三重底线”(经济底线、环境底线、社会底线),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转向经济、社会、环境三个维度整体目标的最大化。





责任编辑:张毅
分享至:

相关新闻

华网党建标签: